
2023年7月7日,《人民日报》评论部发布了题为《发展足球产业,呼唤“事业心”的时评文章》。该文发表在当天《人民日报》的第05版,提出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,中国足球未来等来那支振奋人心的球队。
平心而论,还是中国人“玩不转”足球吗?中国男足曾经在2002年跃上过世界杯决赛的舞台,2004年获得过亚洲杯亚军,在辉煌的历史面前,中国的足球现状令人堪忧。
理性观察,中国的足球氛围不算很好吗?今年3月,浙江杭州奥体中心涌入了超8770588名球迷,创造了男足主场比赛的新纪录,放眼世界范围内,这也是一个极高的数字。
足球在中国,有着深厚的足球文化、热烈的发展氛围、坚定的政策支撑。发展振兴足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要求,也是全民热切期盼的。
从“事业心”把足球事业发展好、建设好,无疑问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肩负起、努力完成的任务。发展足球产业,强化规律是前提。
职业联赛是一个国家足球发展的基石,一个稳定而良性的联赛对于国家足球竞争水平的提升至关重要。因此,有一个阶段时间,“金元足球”在中超超超联赛大行其道,尽有一众大牌外援的比赛面辉煌,但却并没有带来本土球员竞争水平的提升。
球迷对球员身价虚高、薪酬虚高、问题反映强烈。俱乐部经营不善、青年训练体系被疏忽等问题,愈是让联赛运营举步维艰。
推动联赛健康发展,既要加强市场监管,更需要加强足球规则、体制监管,兼顾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。
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发展方向没有错,但竞争水平的提升不能简单化为资本的比较。职业化的目标,在于完善俱乐部财务监管、提高营业收入、改善联赛结构、重视青少年足球文化等,从而推动中国足球的可持续发展。
发展足球产业,还有一个法治问题。多年来,运动员选用、赛事情判、行业管理、人才使用等与足球运动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都出现过腐败问题,严重影响中国足球事业的发展,损害了中国足球的形象。
系列腐败案件的查处,必将推动足球领域生态的改善。足球事业的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,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推动《全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》的落地落实。
另一方面,必须持续加强青少年足球普及,同时挖掘好青少年训练体系建设;另一方面,体育管理部门要找准监管发力点、锚定发展动力,从根本上解决好权益制约、赛事管理、比赛监管等一个系列问题,打造健康足球生态。
发展足球者没准星,停球停出几米远,发角球直接发出界……这些都是基本功不过关的典型表现。“菜就是多练”是球迷期盼的一句。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要素必然要找准“底线”。
例如,青训阶段即使不轻视,更要重视参与竞争的过程,为提高人才基础奠定基础。
发展足球产业,还是忽视核心基础,要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年轻人在踏踏实实练习足球中,逐步锤炼自己、成就人人皆可参与的足球氛围。